发布时间:2025-11-11 18:40:21 点击量:
近两年,酒店存量改造已成行业共识,但投资人心里的账却越算越慌:钱砸下去简单刷个墙、换个招牌,结果客房空着大半;咬牙花几十万彻底翻新,成本压得喘不过气,回本更是遥遥无期。
近两年,酒店存量改造已成行业共识,但投资人心里的账却越算越慌:钱砸下去简单刷个墙、换个招牌,结果客房空着大半;咬牙花几十万彻底翻新,成本压得喘不过气,回本更是遥遥无期。“改还是不改?改多少才不亏?多久能看到回头钱?”这几乎是每个存量酒店投资人绕不开的焦虑。
前段时间梳理行业数据时,几家酒店的改造案例引起了我的注意:柏曼酒店南宁朝阳广场东葛路店45天完成改造,开业三天满房,综合单房收益同比提升超145元,单房造价约1.5万元;柏曼酒店武汉黄陂隆汇国贸中心店今年改造后,近3个月综合单房收益和出租率均超去年同期,单月单房收益提升超45元数据背后藏着的,似乎正是投资人关键问题的答案:存量酒店改造,能不能既少花钱,又能快回本?
这些数据让我不由对其背后的品牌产生了好奇,柏曼酒店品牌,是如何做到的?带着问题,我们与东呈集团柏曼事业群CEO王瑜展开了一场深度对线 市场之变:存量改造,“改得值”才重要
投资人的焦虑,其实藏在存量市场的变化里。要搞懂“怎么改才赚钱”,得先看清市场正在发生什么。
作为深耕行业十余年的从业者,王瑜首先对行业的存量市场进行了全局性的复盘。在他看来,早期的酒店以标准品牌为主,但随着城镇化率接近尾声,新增物业不足,市场逐渐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,尤其是2020年到2022年,市场上更是出现了大批的酒店存量物业,这些释放出来的存量,很快吸引了国内主力酒店集团的关注。
到了这两年,王瑜敏锐地感知到,酒店存量市场的改造,已从粗放扩张转向深耕细作,背后是三重力量推动:市场端涌入越来越多的酒店品牌,竞争加剧,《2025 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4年底客房连锁化率达40.09%,较2019年提升15个百分点,简单换标、盲目翻新的老路子走不通了;投资端心态也变了,不再追“高回报神话”,而是更认“性价比”,回本周期、体验稳定性、资金回收成硬指标,“毕竟品牌选多了,谁能帮投资人把账算明白,谁就更受待见”;消费端“高性价比”成高频词,住得舒服是底线,拒绝为华而不实的溢价买单,如何平衡“成本控制”与“体验升级”的矛盾?这是摆在所有存量改造投资人及存量改造品牌面前的难题。

存量改造赛道热闹,但坑也不少,对于投资人来说,选什么样的品牌来进行改造,才能避坑?
宽标品牌赛道的逻辑则是“化妆”,针对的是存量酒店,虽然投资较小,用尽量少的钱来改造,但带来的结果就是消费端体验“开盲盒”缺乏稳定保障,运气好能收获符合中档标准的体验,运气不好就会遭遇设施老化未修复、风格杂乱无章、核心功能缺失等问题,很难获得一致的品质住宿体验。
在谈及为什么最终会选择这一条截然不同的差异化赛道,王瑜表示,这也是过去诸多经验教训带来的纠偏。2016年创立的柏曼酒店品牌,已经走过了将近10个年头,也算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品牌了,从最初的1.0版本,到如今的3.0版本,“之前提到的几条存量改造赛道,其实柏曼都试过,也都遇到过瓶颈,最终在反复尝试下,才找到如今聚焦存量酒店改造的发展路径,构建了与行业普遍模式的本质差异。”

选对了路子,更要算对账。对投资人来说,“改造专家”的核心价值,就是让“投入少、回本快、体验优”同时成立。柏曼酒店通过精准改造的实践,在投资端与消费端之间找到适配路径,既回报了投资人的核心关切,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。
在多年的存量酒店改造实战经验中,王瑜发现,这些待改造的酒店普遍陷入三大困境。一是产品风格与消费需求错位,“许多酒店用的材料都是很好的,大理石地板、实木家具,但现在的消费市场不喜欢这样的风格”;二是资源资金配置错位,比如在大堂、公区花了高价,装修得富丽堂皇,但在床品、洗沐等直接影响体验的核心环节压缩成本;三是功能配备不齐,如今的连锁酒店市场,早餐、洗衣房等几乎已成标配,但不少单体酒店并没有配备这些功能。
柏曼在控成本的同时,也确保改造后的存量酒店产品要达到柏曼标准产品80%的相似度,以保证中档体验稳定输出,让消费者获得标准化的品质服务柏曼酒店的一系列改造,将资源集中在消费者最敏感的“刚需项”,确保在核心体验上与标准产品高度一致。比如客房标配的独立袋弹簧床垫、恒温衡压花洒,接入智能控制系统,公区设置自助入住、自助贩卖、洗衣房等便捷服务等,补充商务出行刚需。另外,审美体验也紧跟潮流,针对存量酒店普遍存在的“风格老化”问题,柏曼酒店在视觉美学上,让老物业能够尽可能贴近现代审美。
柏曼酒店南宁朝阳广场东葛路店的改造就是典型,面对大堂里四根碍眼的立柱,东呈团队没有选择大拆大建,而是巧妙划分出前台、等候区、好物区等功能空间,不仅让可用面积增加10平米,客户动线也更流畅自然;客房改造更直击住客痛点,保留原有木地板与地砖,通过天花板修补、家具贴膜实现低成本翻新,卫生间里三秒速热的淋浴系统出水长达50公分,让洗得舒心成为提价底气,最终带动平均房价上涨30%。

投资端渴望快回报,消费端却吃够了“酒店刺客”乱涨价的苦。针对这一普遍情况,柏曼的平衡方式,是通过精细化控制成本、带来诚意的定价策略,让两者不再对立,既能缩短回本周期,又避免酒店依赖旺季涨价。
王瑜指出,在柏曼酒店下一步的发展中,坚持年轻化、增加智能化、未来少人化的“三化”持续升级,也至关重要,既贴合消费趋势,又为投资人优化运营效率,最终实现“体验不掉档、效率再提升”的双重价值。
如今,年轻一代已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,有机构的统计数据指出,“Z世代”占现在的出行总量的45%,“得年轻人得天下”,几乎已是行业共识,稳定触达这一群体,能保障投资人长期收益;智能化则以提升体验为核心,在柏曼创新版3.0的客房中,就已配置了可控制窗帘、电视、音乐的智能家居组件,致力于落地全智能住宿场景;少人化致力于在不牺牲体验的基础上,优化人力效率,提升员工单岗效能,在控制人力成本的同时保障服务品质。

酒店存量改造这门生意,从来不是“谁都能做”,能在这条赛道走通的,关键在于摸透投资人的核心顾虑:怕改造花钱没数、怕投出去的钱回不来。